PE管材机组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
PE管材机组在生产过程中,因设备、工艺或原料等因素易引发故障,影响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。以下从挤出成型、真空定型、牵引切割及焊接环节,梳理常见故障及针对性解决方案。
1、挤出成型环节:工艺参数与设备状态是关键
外表面粗糙是挤出环节高频问题,多因温度控制失当或模具污染所致。若原料塑化不足,需将工艺温度提升至180-220℃(视原料熔指调整),并检查机筒、机头加热圈是否损坏。模具内焦料堆积会导致表面划痕,需定期清理口模芯模内0.5-1CM区域,同时调整定径套与口模距离至2-3mm,利用定径套的压磨作用提升光洁度。
内壁沟痕常由模具温度异常或冷却水侵入引发。若芯模温度高于口模区段,需降低芯模温度至160-180℃;若管材内腔进水,需在开机时捏牢管坯封闭内腔,大口径管材则需排尽积水后再生产。
2、真空定型环节:冷却均匀性决定管材形位精度
管材椭圆度超标多因冷却不均或重力作用。需调整真空定型机喷淋箱内喷嘴角度,使水流呈雾状均匀覆盖管材,同时控制水温≤35℃(高温时需配置冷冻水系统)。若真空箱托轮位置偏差,可将其改装为半圆托盘式结构,并加长真空箱长度至管材直径的5-8倍,以增强定型效果。
壁厚不均常由模具间隙偏差或料流不一致导致。需紧固口模芯模螺栓,调整模具间隙至设计值±0.1mm,并通过调节PE管材机组口模四周的温度(如dn630以上管材需将口模加热圈分为上下两块独立控制)平衡熔体流动速度。
3、牵引切割环节:设备稳定性影响成品尺寸
切割计长不准确多因计长轮未压紧或牵引速度波动。需检查计长轮压力是否达到0.5-1.0N,同时通过变频器稳定牵引机转速,避免因主机出料不均导致长度偏差。
管材抖动环常由真空箱或主机抖动引发。若主机模头抖动,需增加模具支架固定;若真空箱抖动,需更换故障真空泵或调整四肢受力脚支撑点,使设备水平度≤0.2mm/m。
4、焊接环节:设备参数与操作规范并重
电熔焊接异常多因管件发热元件短路或输出断路。需停止焊接待冷却后重新操作,并检查管件阻值是否在标准范围(如dn110管件阻值应为0.8-1.2Ω)。
热熔对接机电机工作但液压无效多因液压油不足或油路堵塞。需补充46#抗磨液压油至标称位置,并检查高压管接口快速插头是否损坏。
5、预防性维护:降低故障率的核心策略
建立设备点检制度,每日检查加热圈、温度传感器及真空泵运行状态;每批次生产前测试原料含水率(需≤0.2%),避免因原料潮湿导致表面凹坑;每季度清理模具分流梭及筛网,防止料流受阻引发壁厚偏差。通过工艺参数标准化(如真空度控制在0.3-0.4MPa、牵引速度与挤出量匹配)与设备精密调试,可明显提升PE管材机组运行稳定性。